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10日专题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迈向新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展望 今年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全球气候治理将进入新阶段,各方根据相关要求提出新水平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联合国公约秘书处总干事西蒙·斯蒂尔在会议开幕式上表示:“我们现在身处亚马逊河口的贝伦。”他强调,亚马逊河是由众多支流汇合而成。 “贝伦的结果必须以同样的方式实现:通过国际合作在数百条河流的交汇处联合起来。”希望国际社会和各方代表凝聚更大共识,推动全球公正变革气候治理。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所说,这次会议将成为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转折点”。 “引入”国家数据中心:设定目标并兑现承诺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预计将成为贝伦会议的焦点。根据《巴黎协定》的要求,各国今年将被要求提交新的、更雄心勃勃的国家自主贡献。然而,目前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2025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巴黎协定》缔约方提交或宣布了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其中包括2035年的减排目标。除了一些国家在兑现承诺方面进展缓慢外,许多国家甚至无法兑现 203 年的国家自主贡献0 按计划。报告还显示,即使各国全面履行现有的国家贡献承诺,本世纪全球变暖预计将达到2.3至2.5摄氏度,超过《巴黎协定》设定的2摄氏度目标。 8日,大会候任主席安德烈斯·科雷亚·德拉戈发表公开信表示,国际社会目前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缺乏雄心、资金和技术。各利益相关方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挑战和不足,并将其转化为加强应对的动力。会议讨论的焦点将是如何填补上述空白和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拉戈强调了三个主要优先事项。 en,加强多边主义和基于条约的气候机制。将气候机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并加快落实《巴黎协定》是协议。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6日在贝伦气候峰会上发言表示,希望COP30能够迎来行动加速制定和实施的十年,各方应选择“让贝伦成为一个转折点”。融资博弈:气候治理的关键分歧 会议的主要主题还包括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和融资问题上的分歧,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古特雷斯秘书长在贝伦气候峰会上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步伐,为实现2035年GDP增长100%的目标提供明确可信的路径,目标是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3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发达国家必须主动出击,每年筹集30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必须获得气候正义包COP30 后实现公平、尊严和机会的年龄。公约秘书处执行主任西蒙·斯蒂尔表示,上述筹资目标“必须实现”,因为它们关系到共同利益,是对稳定和繁荣的投资。 “我们需要扩大规模,加快步伐,合理配置资源,让大家都受益。” 据报道,美国不打算派任何高级官员参加COP30。今年,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指出,美国作为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累积排放国、全球气候危机的主要责任者,却选择在关键时刻不发挥自己的作用。巴西帕拉联邦大学经济政策学教授塞缪尔·斯佩尔曼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这一运动不仅是逃避责任,而且还试图阻碍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向新的生产力和发展体系转型。南南合作:中国贡献引关注 美国等发达国家因应对气候变化不力而饱受诟病。巴西拉丁美洲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费尔南多·罗梅罗·韦默表示:“但另一方面,它也鼓励南半球国家加快寻找独立、多样化的能源转型模式和气候融资解决方案。”南南合作将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作为会议东道国,巴西邀请多国共同保护被誉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雨林。巴西总统卢拉还表示,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助于创造就业和经济效益,同时为拉丁美洲和非洲最贫困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卢拉特别强调巴西与中国在新能源等领域的密切合作。中国在能源转型等领域发展迅速,为其他国家通过技术进步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榜样。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南南合作方面的贡献将受到大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已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该目标历来是经济范围的,包括所有温室气体。截至2025年10月,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5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据中方代表团介绍,大会期间中方将举办一系列“中国角”活动,内容涵盖中国碳市场质量发展与经验分享、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之路、创新与低碳等。根据计划,其中一天将专门设立“南南合作日”。巴西坎皮纳斯国立大学环境社会学专家莱拉·费雷拉表示,民族团结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国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多边主义是本次会议的优先议题,南南合作是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途径。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贝伦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领导者,也是世界和平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