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路步行街游人如织、长江文化艺术季烟花璀璨、吉祥物“松子”亮相“汉超”赛场、“繁忙商港”主题路线火爆网络……在当前消费提升和城市更新的时代,文化、商业、旅游、体育融合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消费水平的重要动力。素有“楚中最繁华之地”之称的武汉江汉区正在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打破产业壁垒,推动文化、商贸、旅游、体育四维共振,以融合促消费、以质量拓空间。
我们将以资源整合为基础,描绘全球一体化的新形象。面对地域有限、强度有限的现实江汉区坚持以系统集成思维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商贸交通、旅游节点、体育设施等资源,构建“点与线相通、点与面相通”的文化、商贸、旅游、体育一体化发展格局。 “繁华商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旅”展示了江汉路的历史建筑和两江四岸的光影画,再现了古代汉口的商业背景。 “湖广城市魅力运动之旅”将连接西北湖绿地和全民健身中心,打造城市运动休闲新地标。 “香研游学”将武汉博物馆与Mod创意区融为一体,传承非遗技艺。烽火江汉革命之旅,串联七位革命人物,探寻江汉红色踪迹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中共五大历史陈列等古迹。通过主题整合和流线优化,江汉区实现了从资源分散到场景共生的跨越,描绘出文商旅体融合的新画卷。
以品牌引领为动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 “江汉世纪”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当今发展的金字招牌。江汉区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文化、旅游、体育知识产权与现代商业消费深度融合。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区,江汉路步行街通过消费场景的迭代提升和历史文化的全面强化,实现了转型,从一个独特的e商圈以休闲购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现已改造成集文化遗产体验、文化游览、建筑展览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不断更新世纪步行街品牌内涵,持续对周边商业机构产生辐射影响。影响;风雅北西湖樱花艺术季连接赏樱品牌与汉口非遗圈,打造城市文化旅游新里程碑。 “汉超联赛”、“汉马”、“过江”等品牌赛事弘扬体育产业和赛事经济的活力发展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会展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将江汉打造成辐射中部、娱乐海内外的消费目的地。
我们认为商业创新是激发传统新动能的一种方式最后的公司。在传统业态转型的压力下,江汉区正在以“文化+”、“体育+”、“非遗+”为抓手,推动消费业态从交易型向体验型转变。 “来汉口,游江汉”系列活动将磨砺城市名片,创新戏剧演出、非遗市场等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扬子书店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红色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民众阅读、文化创意融为一体,打造多元文化空间。武商五光、越秀国际金融天地等商圈积极拓展高端消费场景,将免税店、科技时尚品牌引入城市,深度融入武商圈建设。汉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些创新将为传统业态注入新动力,催生新消费业态,为重塑江汉商业竞争力做出实践。
以场景再现为手段,拓展消费者体验新空间。江汉区注重通过场景创新激活消费潜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奇葩、艺术等元素在空间中“生动”、“时尚”。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博物馆等文博设施开发出特色文创产品,德花楼、四季美、王玉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获得新生。红T时尚创意区是全国性的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融合设计、数字文创、演艺经济打造一个昼夜的消费场景。花园路艺术区设计先进,实现酒吧文化、餐饮服务和文化艺术的融合共生,激发新消费。这些场景不仅重塑了城市的记忆,也不断扩大消费的时空界限,通过人类的繁荣和经济的繁荣带动经济的繁荣,反哺到人类的日常再生产中。
从千家万户的繁荣港口,到经济密度全省领先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江汉区的活力实践表明,文商旅深度融合,既是历史文化资源与社会文化经济的恩赐的结合,也是对城市消费动力的系统重塑。新阶段基础上,江汉区将持续强化文化赋能,振兴文化产业传承文化,再利用体育,深化旅游合作,发挥文化、商务、旅游、体育紧密融合的优势,支持国际消费和书写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启江汉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京中网(湖北日报)
作者:薛飞(武汉市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西北湖协会”大队)
发布者: 元里里